精液检查这几点这么看很好懂

精液检查这几点这么看很好懂

01精液量
 
精液量就是一次射精的总量,正常在1.5mL以上,精液不是“浓缩就是精华“,当然也不是越多越好。
 
(通常,少于0.5mL为无精液症;0.5-1.5为少精液症;多于6mL为多精液症)
无精液症
常见于不射精或者逆行射精的患者;
少精液症
影响因素比较多,需要排除人为因素比如性生活频率高、精液收集不全等,才可怀疑疾病问题,比如附属性腺(前列腺、精囊腺)的感染、不完全逆行射精和精囊发育不全等;
多精液症
常见于附属性腺的功能亢进。
02外观
正常的精液是乳白色的、均质、半流体状液体。但也会常见到一些淡黄色的精液,这种一般常见于长时间没有排精的男性;还有一些老年男性的精液呈现暗黄色,这种也是正常的。
不正常的精液有清亮透明和红色两种。
 
清亮透明的精液
一般含有精子的数量少,常见于无精子症或者少精子症的男性;
 
精液呈棕红色或带血
俗称血精,常见于多种生殖系统疾病,比如精囊炎、前列腺炎、结石、输精管损伤和肿瘤,如前列腺癌等。
03液化时间
首先先了解精液液化是什么。精液刚射出的时候是半透明的凝块状的,之后会在一段时间内慢慢变成像水一样的液体。
(在室温时,一般15分钟内就会液化,如果超过30分钟就称为液化延迟;超过60分钟就称为不液化。)
精液不液化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前列腺发育不全、炎症的存在,导致精囊分泌的凝固酶增多或者前列腺分泌的纤维蛋白溶酶减少、锌镁元素缺乏、生活方式不健康等。
精液不液化会明显影响受孕,就像是精子陷入”泥潭“无法”自拔“一样。我们可以想象一下,一个游泳健将是在水中游得快还是在泥巴中游得快?所以,液化之后的精液更有利于精子游动,有利于怀孕。
04粘稠度
精液不液化,粘稠度就高,很多人认为这两个指标是相同的概念,其实不然。虽然精液的液化和粘稠度有一定关系,但这两个指标的概念是不一样的。
 
精液不液化是指精液内的胶冻物质由于病理情况而不能液化,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凝胶物质和细长的纤维丝;而粘稠度指的是液化之后的精液流体粘稠度高
另外,在不液化的精液中,精子聚集且运动速度明显降低。高粘稠度的精液和正常的精液的精子相比,仅仅是精子尾部的摆动幅度有显著差异,其他运动参数没有明显差异[3]。
 
另外,精液的粘稠度对于生育的影响并不大,并非是重大影响因素之一
05pH值
(pH指的是精液的酸碱度,正常的精液pH7.2是下限,是精液质量分析的重要指标。)
精液是附属腺分泌的混合物,精囊分泌液占65%,pH为7.8;前列腺液占34%,pH为6.2;另外1%来自附睾和尿道球腺,三者混合之后最终的pH为7.4。
 
pH反映了精子的外部环境,也反映出这三种液体的平衡情况,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精液的质量,如精子的运动和获能:精子在pH7.2-8.0时活力和运动参数最好,在5.2-6.2时下降。
许多因素都会导致pH的变化。如:精囊腺发育不良、射精管堵塞或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失都可能使pH异常降低;前列腺炎、精囊炎等则可能会导致pH异常升高。
05精子密度
(正常的精子密度大于15×10^6/mL,如果低于这个值,则为少精症[1]。精子密度≥250×10^6/mL定义为多精子症。)
精子密度这个指标需要和精液量一起,结合其他指标来看。
精子密度低的原因有很多,大多和精子的发生和运输有关,比如睾丸异位、精索静脉曲张、输精管部分梗阻、生殖器感染、长期高温作业等,都会引起精子密度下降。
 
当然精子也不是密度越高越好,精子密度过高,会快速耗尽精液内的营养物质——果糖,从而导致精子活动力差、存活率低
 
返回列表